搜尋此網誌

網誌存檔

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六月底的筆記

雖然,好像大部份的妳們,對於我在芭蕾術語所做的功課、我在學習控制我身體的過程、我在大量的影片中而得到一些啟發,並不是有太大的興趣,所以讓我有點徬徨於這裡存在的意義。

在胡鬧了一段時間後,我想,也是我該正經地寫些筆記的時候了。
但我想用簡記的方式,不必再試圖解釋,因為這應該是我的課堂筆記!(哼~反正妳們看到術語就跳過xd)

1. 澤馨老師說:relevé不是用腳踝去踮,而是因為不斷上提的,而將妳的腳跟帶離了地面。
我在上樓梯時,做了這樣的測驗:
前腳往上踏一個階梯,但不要把重心完全移到前腳,保持重心還在兩腿之間,用意志力想著把身體往上提,感受後腳腳跟被輕提到離開地面的感覺。
我想,那就應該是妳relevé時,身體應該有的輕盈感覺。

而為什麼老師會要求relevé一定要「踩下去」,那是因為如果妳放掉了那條綁著汽球的線,那妳就會飄走了(不穩)!
這是芭蕾中的「拉扯」的原理!

至於為什麼relevé要踮到最高?
那就應該是保持「軸心垂直」的原理了。
當妳踮到最高時,妳的「腳背」應該是跟妳的小腿前側的那面,成為一個平面。
如果妳不知道「腳背」是什麼地方,請妳問妳的芭蕾老師!

2. 瑞穗老師在最近的課堂不斷在強調轉圈時,「背要帶」的要點。
我一直有轉圈時,一個肩膀忘了帶著轉的問題,所以我不是平面的轉,所以我的身體會「掛」在後面,所以我常常會轉過頭。
現在,我開始在我身上,尋找瑞穗老師說的這個重點。

另外,老師提醒我,我轉圈時的一位手抱得太高了,這也是我目前在每次練習時,應該叮嚀自己更正的缺點。

3. 我已經在前面的多篇筆記裡寫過關於「正旁」了。
澤馨老師在週五的課堂上,抓出了我依舊有這個問題......
澤馨老師給我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觀念是:「第二位置,只有一個!」(也就是「正旁」!)

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位置打開,就是第二位置,手位是這樣,腳位也是。

可是我目前所有à la seconde動作中的動作腿,還是太偏後(over),特別是動作的開始與完結是在第五位置(腳位)時。
我一直記得秋娥老師說的「第二位置的出去與進來不要畫三角形」!
然後,我很努力地,在動作腿由後五位出腿到第二位置時,盡可能走直線,當我非常滿意於我的雙腳在開第二位置時,幾乎可以開到一百八十度時,我忽略了我的髖關節並沒有開到一百八十度呀!所以,當我由第二位置收回前五位時,那其實就是走了一個狹長的三角形了。

沒有主力腿腳跟前的第二位置與主力腿腳跟後的第二位置,第二位置,只有一個,就是經過一位打開的第二位置。
所以從五位出去再收回五位的第二位置所有動作,都必須經過第一位置,無論是出去,或者進來,無論是多快,或多慢。

我越學芭蕾,越覺得它好難!
我越學芭蕾,越覺得它永遠學不完!
每次上芭蕾課,每做一個動作,要注意的重點很多,要記得的東西很多,所以,我越來越佩服那些跳舞跳得好的人。

因為跳舞跳得好的人,都是非常聰明的人!

我們雖然很笨,連坐著聊天聊完站起來時,都會踩到自己長裙的裙擺,而差點跌倒XD
但我們相信,就如同澤馨老師說的:等到妳把所有一切的細節,練到成為直覺的反射時,就會覺得它變簡單了!

因為破三萬!(內有血腥暴力畫面,膽小者請勿入)

上次說過「破三萬就放穿舞衣的照片」!
T大嬸我沒什麼優點,但一向重承諾,答應過的事,就會想辦法去做到。

雖然T大嬸一週幾乎有五天都穿舞衣上課,但說到要穿舞衣拍照,還是讓我憂鬱症發作了快一個星期。

承蒙妳們心臟夠強,明知道我來不及去抽脂隆乳,還卯起來狂點部落格,甚至連出門在外,也不忘使用IPHONE狂點(對啦!我就是在說那個有書不好好唸的XD)......

這些,T大嬸我真的感念在心!

所以,儘管畫面會非常噁心恐怖,我只好咬著牙,硬拍下去了
但因為我忘了怎麼用「照片商店」(這是一個要收費的繪圖軟體),也不擅於把「狗頭接在人身上」(這是在讚嘆一位偉大的老師)的技巧,只好用最簡單的「美術拼貼」(這也是一個免費下載軟體的某個功能),希望看到的人不會受傷得太嚴重......



照片說明:
1. 舞衣:陳婷(人民幣48元,深圳買的,台灣應該叫「婷婷」)
2. 舞裙:倩儀老師親手做的(因為每個人的尺寸不同,用碼量會不同,此外,款式不同,裁剪難度及車工費也會不同,所以價格請洽倩儀老師,謝謝!)
3. 硬鞋:Grishko-Fouetté(請參考敗家筆記)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我不要當副站長啦!

應該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常常都得拼得要命地趕火車。

在這次腳又受傷之後,我跑路...噢...是跑步啦...變得很慢(雖然我本來也跑不快,所以就變得很討厭跑步,還因為聽說跑步ㄋㄟ ㄋㄟ會變小後,我對跑步就更敬而遠之了xd),加上溽暑,本來就超會流汗的我,現在根本是坐著不動都可以開始流汗,還沒走到火車站,就已經汗濕......(ㄟ~我為什麼又扯到這裡?)

是滴~!
從我那麼多話,妳就曉得有其女必有其母啦!
妮媽很愛早上八點多打電話給我,然後一直講到差不多九點半(小朋友請不要學,因為我們有裝網路節費電話,所以互打070的電話是免費的>"<),往往都害我趕不上9:28AM自強及9:33AM的莒光,只能拼9:51AM的區間車了,要是舞藝的課,那就還勉強趕得上(只不過必須厚著臉皮跟同學擠把桿了),而62的課就一定趕不上了。

妮媽如果超過9:20AM才收線,而我當天要上62的課,在這個時候,我就只能搭小黃了。

我家附近有排班的計程車,只要不是下大雨,我狂奔過去就一定有車在那裡,一點都不用擔心招不到車。

2010年06月22日,我又被妮媽害到9:22AM才出門。
沒錯!又是星期二與星期五的基礎入門課呀!

才一到計程車招呼站,司機大哥們像是很熟地一樣喊著排第一輛車的運將「xxx~咖緊啦~去火車站啦!」
我什麼話都不用說,只能糗爆了地帶著笑鑽進了車裡。

運將先生不是第一次載到我了,所以,他也馬上鑽進駕駛座的安全帶(為什麼小黃司機的安全帶都是已經插進插韒?所以他們都是直接「穿」進去的?),一邊喊我:「妳又要趕火車喔?妳聰明啦!如果不搭計程車妳就又要當『副站長』了!」

一開始我根本就沒注意到「副站長」是什麼鬼?也沒想到運將大哥幹嘛要叫我「副站長」?
我只想著「拜託開快點!」「拜託不要變成黃燈!」「拜託討厭...噢...不是...是好心的摩托車騎士不要再擋路了!」......
直到快要到火車站了,我知道自己趕得上那班莒光號了,才不經心地問了一句:「為什麼會當『副站長』呢?」

運將先生慢條斯理地從照後鏡對我微微地笑著說:「因為妳就只能站在月台對著火車揮手送火車走呀!」
我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那不是站長的工作嗎?所以應該是做『站長』不是『副站長』呀!」
車子已經快開到火車站前的圓環了,運將大哥大笑起來說:「妳還想當站長喔?站長有人當了啦!給妳當副站長就不錯了啦!」

結果,那班莒光號誤點了3分鐘,然後,還在過了樹林站後,就這樣硬生生地臨停在軌道上十分鐘......
是怎樣?是怎樣?是怎樣啦~~~~~~~

我不要當副站長啦!
也不要落得有朝一日得在鐵軌上行走到板橋站!

春婷學姐問過我:「妳會不會為了學芭蕾方便,很想搬到台北算了!」
唉~
我現在真的有這樣想XD

跟芭蕾無關的

這個影片讓我很感動......



就這樣。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2010/06/23雜記

我在補筆記了啦~
>"<

但就如妳所知的,我一向就在網頁上寫,所以,必須給我些時間。
怕這段時間,會讓妳無聊到一直刷新我家的頁面,讓它很快就破三萬,所以,我趕緊到油兔上去把這些影片找來給妳觀看。

這是Vaganova Academy of Russian ballet的學生在1992年在日本舉辦的Konstantin Sergeyev's gala中的表演。

"From Landet to Vaganova" - the Vaganova Academy, 1/4



"From Landet to Vaganova" - the Vaganova Academy, 2/4



"From Landet to Vaganova" - the Vaganova Academy, 3/4

張貼者說明:(原始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h8bLYfE8lzQ&NR=1)
Konstantin Sergeyev's gala for students of the Vaganova Academy of Russian ballet, performed in Japan in 1992.

The gala begins with a short prologue: Jean-Baptiste Landet giving a dancing lesson. Landet was the first 'Premier maître de ballet'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Imperial Ballet School, set up by the Empress Anna in the Winter Palace in 1738 with 12 boys & 12 girls, who were orphans & the children of palace servants.

Here, we see students move to the center, & we now see the product of over 3 centuries of ballet's evolution, all set to wonderful music that Riccardo Drigo composed for the works of Marius Petipa & others.

Notes on music -
1. unknown piece from Petipa's "La perle", 1896
2. unknown piece from Petipa's "La perle", 1896
3. "Danse des punchinellos" from Petipa's "Harlequinade", 1900
4. "Réconciliation-Polka de caractère-Pizzicato" from Petipa's "Harlequinade", 1900
5. Variation from Petipa's "Le Talisman", 1889


"From Landet to Vaganova" - the Vaganova Academy, 4/4

張貼者說明:(原始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5MX1T1lqyMY&feature=related)
Konstantin Sergeyev's gala for students of the Vaganova Academy of Russian ballet, performed in Japan in 1992.

The gala begins with a short prologue: Jean-Baptiste Landet giving a dancing lesson. Landet was the first 'Premier maître de ballet'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Imperial Ballet School, set up by the Empress Anna in the Winter Palace in 1738 with 12 boys & 12 girls, who were orphans & the children of palace servants.

Here, we see students move to the center, & we now see the product of over 3 centuries of ballet's evolution, all set to wonderful music that Riccardo Drigo composed for the works of Marius Petipa & others.

Notes on music -
1. "Pizzicato de la Fée des poupées" from "The Fairy Doll" pas de trois, 1903
2. unknown piece from Petipa's "La perle", 1896
3. "Grande valse brillante" from Petipa's "La perle", 1896

請享用吧!XD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