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誌存檔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寫於03月16日的硬鞋專卡課前

13:47pm
等待著上硬鞋課的空檔

完全不碰酒精的我
卻點了玫瑰愛爾蘭
是需要催化的勇氣
還是孤獨時的自暴自棄

慵懶地癱坐在咖啡館的沙發上
塞上了我的耳機
後仰著頭(讓我的包包頭剛好靠在沙發椅背的頂端)
細細感受著咖啡與威士忌在我身體裡的交融及作用

一個穿著白色外套的男子
端著一壺茶、兩只杯
從我面前晃過
眼神及動作盡是急切

已經過了午膳時間
泡在咖啡館裡的人
多半是為了殺時間

對桌的客人
在男子從裡面晃出來時
剛好起身準備離開

男子如釋重負般地放下茶盤
眉頭卻依舊鎖著緊張

男子就那樣地在桌邊站著
也不坐下
帶著一種恭敬的神情
扶起了壺
開始細細地往兩只杯裡沏

在第二杯還沒沏滿前
男子慌張的神情又開始出現
他匆忙地放下壺
轉身去拿店裡提供喝水用的玻璃杯
與原來的兩只杯呈整齊的正三角形般擺放好
再恭敬地端起壺
直到沏滿三杯茶
再將餐巾紙平整地端放在杯子旁邊

男子似乎是感到滿意似地
面朝著我的方向坐了下來
這一系列的動作
自始至終都讓人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一種緊張

坐下來的男人並沒有從那種緊張中放鬆下來

男子開始不停地擺弄四張椅子
包括他自己坐著的那張
不斷地調整茶壺與三只杯擺放的位置
無止盡地校正餐盤的水平與垂直

起身看看自己調整的結果
然後坐下繼續調整的工作
一次兩次......
周而復始

在男子不能自主地從手部動作中透露出他的焦慮之外
他的肢體也很高聲地在強調著他的坐立難安
男子開始無意識地不斷看腕錶
並配合著看錶的動作無方向性地四處張望

是在等人嗎?
男子的眼神卻看不出對下一個從入口進來的人的期盼

我是個很容易被環境傳染緊張的人
雖然我假寐著
專心地聽著充斥在腦袋裡的音樂
男子那種如同「工蜂採蜜」的行為卻明顯地對我產生干擾
於是我拿出一張紙
在他不斷從我餘光範圍內忙碌地「來回採蜜」的同時
開始手寫這些文字......



後記
在我正低頭寫著上面這段文字時,我身旁的客人離開了,男子把他的餐盤、他的茶壺、他的茶杯、他的玻璃杯、他的紙巾......,搬到我身旁的桌,然後開始重覆他之前的動作。
儘管他那些就在我身邊重覆再重覆的焦慮動作差不多快要逼瘋我了,但我一直低頭寫著,沒有任何眼神接觸的,也不想試圖發現與被發現地,陌生且快速地寫著。

當我寫完了,收起我的筆,考慮著再坐一下就上舞藝暖身,還是再等一等─我真的很好奇讓這名男子焦躁等待著的,是怎麼樣的人同時,我感覺到坐在斜對面的男子一直看著我......
我不動聲色地若無事,就是不讓他有任何與我眼神交會的機會。

「Where are you from?」
我沒有回頭,假裝我的耳機開得很大聲。
「Where are you from?」他加大了音量,還把他的頭探到我的面前。
(咳~怡客的位置擺得未免也太擠了吧?!)
我取下了我的左耳機,字正腔圓地說:「我是台灣人。」帶著一種平靜的語氣。
「妳不像台灣人耶!」接近驚呼的語氣。
(我知道!我知道!你不是第一個這樣說的人!你真的不是!~_~")
男子再問:「那妳父母呢?」
我帶著不解的表情看著他(我父母?你想知道什麼?現在的人搭訕都懂得禮貌先問候別人的父母嗎?)
他再問:「妳父母是哪裡人?」
(原來是戶政事務所派來戶口普查的!)依舊冷漠地回答:「我父母都是台灣人!」,並塞回了我的耳機。(這是告訴你,交談到此為止。)
我開始收我的東西。
「妳等一下要去哪裡?」男子似乎還想找話題
「對不起!我要去上課了!」雖然不耐,可是我還是有氣質的淑女柳~
「妳要上課喔!上什麼課?是妳幫別人上課?還是別人幫妳上課?上英語課嗎?」
(厚~阿伯~你到底想知道什麼?為什麼長得像外國人就一定要說英語?有禮貌的回應也不代表我願意跟你交談呀!況且我怎麼可能告訴你我要去上硬鞋課......)
我微笑不回答,像逃命般地連忙起身離開。

本來是想約美純來喝買一送一的,可是因為連絡不上美純,所以只好自己一個人喝掉了買一送一,不但遇到了奇怪的阿伯,更糟的是,因為喝了太多水,讓我上硬鞋課的時候,一直感覺肚子像個沉重的水袋,隨著我一踮一落地上下晃動著,厚~真是有夠想尿尿的...XD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2010/03/19基礎入門課

跟著澤馨老師的基礎入門課有段時間,總算不像剛開始時那樣緊張。
一開始覺得跟不上澤馨老師的課時,坦白說,我真的還蠻沮喪慌亂的,再怎麼樣也在舞藝學了一年半呀!怎麼這裡也做不好,那裡也不會做呢?後來我想通了:與其志得意滿地自我感覺良好,卻是在練錯的東西,還不如全部砍掉重練,就當自己是從頭開始學,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重新開始練,只要老師肯教我,老師不放棄我,那我就要有毅力地學到會,要努力地練到好。
這樣想之後,我突然就看到不同的世界,那是非常棒的一個體會。
現在上課,我雖然還不至於到能享受音樂的程度,但已經可以察覺到每堂課音樂的變換,這對我來說,就是值得高興的。

開始聽得懂澤馨老師說的一些沒有聽過的術語,譬如說:raccourci(在朱立人的《芭蕾术语词典》裡,是相同於retiré的動作)......等等(對不起啦!那些點點點是我還沒找到怎麼拼啦...xd)
奇怪的是,我突然想起來,有很多術語,以前在舞良老師的課堂上有聽過耶!可是我當時竟然沒有努力地去找出來,也沒有問老師,真是太對不起舞良老師了T___T

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在澤馨老師這裡上課,因為老師會把動作很細的拆解,一點一滴地糾正,讓我們反覆再反覆的練習,一直到我們做對,做得正確。
在第一堂基礎入門課,我學到了cabriole,這段日子的每堂課,老師都會或多或少地把cabriole放到不同的組合中,有時在把桿的小跳裡,有時在中間的小跳裡,有時給前cabriole,有時給後cabriole,有時給連兩次擊打的cabriole;我雖然不敢說自己已經學會cabriole了,因為我還沒學到旁的cabriole,離把的cabriole還跳得不穩,而動作腿的高度還沒辦法因為主力腿的擊打而彈得更高,兩次擊打的cabriole可能因為起跳的高度還不夠,所以做得不清楚俐落,但對這個動作已經覺得熟悉,那是一種放心的感覺。
我喜歡那種學到放心的感覺─妳知道自己已經會做那個動作了,只要加以時日的練習,那個動作就會是自己的了。

關於~entrelacé
以往,至少在我小的時候,我學到entrelacé時,老師是讓我們雙手扶把,動作腿在前點地,主力腿demi-plié,動作腿往後擦地做grand battement,同時主力腿躍起並往後grand battement,使兩腿在空中像剪刀一樣交叉後,交換落地(原動作腿變主力腿demi-plié,而原主力腿從後畫到前點地)。
在學成人芭蕾後,唯一一次在把桿學到這個動作的分解,是在倢伃老師的預備課上,倢伃老師也是這樣讓我們練習的。
但在澤馨老師的課堂上就不同了。
單手握把,主力腿demi-plié,動作腿往前擦地到空中的同時,主力腿躍起,保持著動作腿的高度及位置,從髖關節斷開,上半身整個平轉180度(類似grand fouetté sauté),在轉過180度的同時,換腿demi-plié落地(也就是躍起的主力腿往後像剪刀與在空中的動作腿交叉交會後停在空中,而原動作腿落下變成主力腿)。
一開始我會雙腳打結,然後是躍得不夠高,所以在轉身後,腳已經快要落到地面了,所以主力腿沒有空間直直往後踢(變成從旁畫到後了~_~"),現在雖然已經開始掌握到一些竅門,但卻還離放心的感覺很遠...XD

關於~temps de cuisse
第一次看到這個動作,是在外面看秋娥老師的芭蕾預備班,然後是在溫老師的課上做到,因為沒有切切實實地學過分解,所以我只是單純地會做動作的形而已。

(圖文來源: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 (Paperback),p282-283)
我們上課所學的是French form而不是Italian form的。
澤馨老師指出我的問題是:low passé的腳抬得太高,腳尖離地太遠,而第二方位的擦地腳踢得太高(我發現,幾乎所有經過擦地jeté出去的動作,我都會過份往上踢(甩)耶...XD)

關於~temp de pȇche+failli
這個動作我曾經在瑞穗老師的課堂上看過,但當時我並不知道術語;在溫老師的課堂上聽過他講過failli這個術語,可是那是在一串動作的組合中,所以我一直搞不清楚是哪個動作,直到在澤馨老師的課堂上做到,我才算搞清楚。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組合中只有failli這個動作,便有樣學樣地只做了failli(還做不好是怎樣啦>"<),直到聽到澤馨老師強調了temp de pȇche,起跳時一定要記得兩腿併攏,身體略往後彎曲,模仿魚被吊出水面,在空中掙扎的樣子,我才曉得還多一個動作。
儘管知道了,但是對做不熟的我來說,還是很難做得好,還要加上手勢及九十度頭的方向,對我這個很沒方向感的人來說,就難上加難,所以儘管已經在很多堂課練習過了,但我還是跳得不夠好。

ballotté,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動作。
很久之前,我就自以為我會做ballotté,直到澤馨老師給把桿的ballotté時,我就完全傻眼了。
我以為ballotté的作法是:立五位,demi-plié,然後夾五位跳,前腿在落地時往前點地,再起跳,空中併五位,後腿在落地時往後點地;或者是立五位,demi-plié,然後夾五位跳,前腿在空中沿著脛骨往上passé,在落地demi-plié的同時,做往前的développé(停在空中),再起跳,空中併五位,後腿在空中沿著小腿往上passé,在落地demi-plié的同時,做往後的développé(停在空中)。
可是澤馨老師教的(目前上課只做到往前的)是:立五位,demi-plié起跳,像pas de chat雙腿在空中一樣,膝蓋分別往外開,小腿往上吸,在主力腿demi-plié落地之前,動作腿往前développé停在空中。
回家查了書以後,我才曉得那是ballotté at 45度。
我的吸腿太慢,動作腿也做不出développé的質感,還得再練,再練呀!

「pirouette的動力是什麼?」澤馨老師已經不只一次在課堂上提問了。
為了要讓我們抓到那個「推地」與「站直」的瞬間,老師設計讓我們從轉1/4開始,到轉半圈,最後才轉一圈的練習。
而為了讓我們盡量感覺到那個「抽高而已,沒有了」的「停在上面」,澤馨老師也曾給過一圈pirouette完,主力腿保持relevé不下來,動作腿直接開à la seconde,再做一個rond de jambe en l'air。(呼~呼~呼~對!沒錯!妳知道的!像我這種爛咖,怎麼可能做得出來,所以當我看到這個組合時,簡直就嚇得腿都軟了>"<) 而練了很多堂課的piqué en tournant,除了還得繼續糾正piqué時主力腿plié不夠深,動作腿抬太高、落地直腿與直接從relevé下來的問題外,已經進展到開始訓練spot了─澤馨老師讓我們從側面對著鏡子站立,頭轉90度看著鏡子裡自己的眼睛的方式來練習。 我依舊有主力腿在推地relevé時習慣性地帶跳、頭轉的速率還是不對,往身體包手......等等的壞習慣,但幸好有這些練習,我現在開始不那麼怕對著鏡子做pirouette了。 右右從這堂課開始加入我們班,可能是第一次上課的緣故,所以右右一開始非常非常的緊張,澤馨老師特別指導了右右的手位問題,而與右右站同一根把桿的我,也不曉得是被傳染緊張還是怎麼的?手腕及手指也跟著緊張得僵硬了起來(前一篇筆記裡寫過手位應該用怎麼的方式去架了),讓老師走過我身邊時,還特別輕輕地拍打了我的手背幾下,呵呵~;而手的allongé,是從背及大臂開始翻轉,然後從指尖延伸出去,不是轉腕!(都什麼時候了,T大嬸妳竟然還犯這種該死的錯誤呀XD)

我好像有很多沒寫到的?!(譬如這堂課教到的新動作我還沒查到術語的拼法,老師講解一些動作的細節...)
可是身體這幾天不舒服,那麼,就先記到這裡吧!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2010/03/18上課筆記

週四的課表-瑞穗老師的芭蕾預備及溫老師的芭蕾入門

這一週以來,我寫了很多五四三,現在得正正經經地寫功課了。
(可是我還有一篇硬鞋課之前的花絮還沒寫耶!而,在寫功課之前,還是忍不住想寫最後一個五四三呀!)

因為要伺候我家老爺,所以出門晚了一點,沒趕上火車,趕到舞藝時,已經差不多要上課了。
前一晚,學姐開玩笑地在我的臉書上吵著要「獎卡」,讓我一直很擔心會給老師造成困擾,一到舞藝看到瑞穗老師拎著包包準備進教室上課,我邊繳課卡給蘇姐,邊匆匆忙忙地喊住老師:「老師~今天沒有一堆人躺在地上耍賴吧?!」(一說完就發現自己不曉得在說什麼沒頭沒腦的話?對老師實在太不禮貌了!沒想到老師竟然聽懂了?!),老師很鎮定地,踏著穩定的步伐(朝著教室),一臉酷酷地說:「沒有一堆,只有兩個而已!」(聽老師這樣說,我的腦海裡馬上就跳出兩張臉,然後忍不住就噗ㄘ地笑了起來,唉呀~我的媽呀~我現在想到當時的情景,還是忍不住很想笑呀!)

瑞穗老師常常會說:「無名指用力!」
老師在課堂上曾經解釋過:在芭蕾中,需要用力量端起來且轉開的是大臂(當然是從背肌開始,不是肩膀),小臂、手腕及手背、手指都不該用過份多的力量(會造成僵硬不自然);老師指出,練過鋼琴的人都知道:無名指與小指是五根手指裡最沒有力量的(就算沒有練過鋼琴,但只要看過那些教女人保養、化妝等等的電視節目,也應該聽說過無名指是最沒有力量-所以要用它來擦眼霜~_~"),所以只要想像著從無名指allongé出去的力量就夠了,如果想著從食指,那就會太多了,而食指也會很容易往上指(變成蘭花指)了。

這堂課上,老師開始抓我們的「挺拔」。
誠如之前舞良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說過的:「只有走到舞台的布幕之後才能放鬆下來。」一樣,從踏進教室開始上芭蕾課起,就應該要提氣,拉緊妳的腹肌,收進妳的下胸肋,打開妳的鎖骨,平擴開妳的背肌。(好吧!我承認,我還在努力地摸索,並儘可能地隨時提醒自己中。因為我還沒抓到正確的感覺,也還沒養成習慣,但我的確開始這樣地學著做。)
老師說:哪有(跳芭蕾的)人,都是這樣(做出「鬆著腹部,身體癱在髖關節上」的樣子)做動作的?要「拔」!要「提」!(瑞穗老師邊說著,邊捧著她的腹部往上提,並誇張地深吸一口氣,讓身體拔得更高。)

前一段時間的課堂上,老師在中間流動給了brisé的動作。
儘管在溫老師的課堂上,把桿小跳練習的時候就學過了,但我總覺得我還是不太會這個動作。(遲鈍的我,沒有經過分解及多次的練習,就是學不會動作呀!)
在瑞穗老師的課堂上,老師雖然做得很詳細給我們看,但畢竟是小跳,所以動作一定會重力加速度而變得比較快,而難以看得仔細。
動作腿經過一位擦地往前的同時,主力腿經過demi-plié起跳,主力腿去追趕(?)擊打(?)夾緊(?)動作腿的後側,然後因為擊打(?)夾緊(?)的反作用力彈開回一位(?)小二位(?)再擊打(?)夾緊(?)動作腿的前側,再同時(夾緊?)落地。
瑞穗老師一直在強調,是一位,不是前後打五位,就讓我更加困惑了......
我曉得所有擊打的部位都應該是內側肌,不是小腿,不是腳踝,當然也不會是腳板。但,如果是內側肌空中夾一位,那不是就不該有所謂的前後分別嗎?(怎麼還會有「打後放前」或「打前放後」的說法咧?!)
下次一定要找機會跟老師請教!

這堂課給的是pas de chat,瑞穗老師給了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四位跳」觀念!
因為是四位,所以只有往前或往後,不會有往旁!
而前幾堂課給過的一個「前五位,動作腿往後,主力腿也跟著往後(兩腿如attitude一樣彎曲地往後跳),兩膝稍稍打開,頭往後仰,背後彎曲,身體卻往是往前行進(重心往前才不會跌倒),雙腿在空中好像交叉一樣互換前後,落地時便又返回動作開始的位置上」的動作,回家後我便一直在查術語,然後一直猜會不會是「temps de l'ange」(天使跳),後來問了慧玲學姐,學姐告訴我是「後pas de chat」,果然老師在這堂課講解pas de chat時也提到那天做過的「後pas de chat」了。
不管是往前或是往後,都是四位跳,空中換,再一起落。

目前我的課表比較單純,固定跟瑞穗老師的預備課及澤馨老師的基礎入門課。
但我還是多排了一堂溫老師的芭蕾入門,這是有原因的。

我個人覺得溫老師的課組合變化比較多,所以會有接受挑戰的感覺(不是老師給挑戰,是自己記憶力與身體反應的挑戰─我想,如果我不想得老年癡呆,持續上溫老師的課應該是很好的預防方法~_~"),我喜歡自己能完全做對老師給的組合的感覺,儘管我自己知道在某些組合中,我會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顧到所有的小細節。
必須要說的:目前的溫老師的入門課進度比以前周四的課要慢,老師在給組合時的速度也比較放慢,而比較複雜的組合(溫老師的組合中有些動作是必須做在and拍,或a拍/nd拍的),老師有時會讓我們先跟著音樂馬克一下才正式來。老師也會很nice地問:「記起來了嗎?」、「有問題的舉手!」之類的,如果記不起來,就厚著臉皮舉手請老師再講解一遍,老師會不厭其煩地很仔細再講解(因為我常是舉手的那個人,所以我知道喔!~_~")

另外一個原因是:溫老師是我第一堂成芭課的老師(啊~天呀!不會吧!這個大嬸又要講那個講過幾萬遍的雛鳥理論了嗎?!),固定地跟著老師上課也有一段蠻久的時間了,所以比較放心在這堂課的把桿上穿硬鞋,在上不到硬鞋專卡班的目前,這算是我唯一一堂可以穿硬鞋上的課(厚~我是要講硬鞋啦>"<)!

這堂課上,老師強調了sur le cou-de-pied:前,一定是動作腿小腳趾點在主力腿前足踝,或者是包住主力腿腳踝;後,一定是動作腿的腳脖子貼在主力腿後足踝,因為這樣才是turn out,不是倒腳呀!

(點圖可放大看,照片截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NTzSNv5ZIxY,此外,我覺得影片中某些動作的示範還蠻清楚的,所以可以點擊連結過去看看─對不起!因為它不允許嵌入部落格中)
必須補充說明的:這個影片中露兩點的男舞者(這是什麼煽情的形容詞呀?!)就是《毛澤東時代的最後舞者》這本書的作者(主角)李存信(Li Cunxin),延伸閱讀─本書改編的電影預告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jQB3osIm9oU&feature=related

溫老師還提到,雖然passé所點的,是固定的位置,但在上課的時候,他希望我們能要求自己嚴格一些,動作腿的髖關節能更開,大腿能抬得更高(絕對不是為了抬高腿而歪骻喔~_~"),因為在平日的訓練能盡量做到極限,那麼將來在舞台上就可以動作更大(器)......

舞台?!
咳~好吧!
雖然我上課總是很孤僻地躲在角落,但是老師有說我都有在聽,不過,後面的這些話,老師顯然不是對我們說的啦!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關於~Battement dégagé

關於Battement dégagé,在ABT的字典裡是這樣定義的:The battement dégagé is similar to the battement tendu but is done at twice the speed and the working foot rises about four inches from the floor with a well-pointed toe, then slides back into the the first or fifth position. Battements dégagés strengthen the toes, develop the instep an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ankle joint. Same as battement tendu jeté (Russian School), battement glissé (French School). (資料來源:http://www.abt.org/education/dictionary/terms/battement_degage.html)

在澤馨老師的課堂上,她會一直強調「這個動作是battement tendu的延伸」,所以「它不是踢」、也不是「抬高腿」。

在瑞穗老師的課堂上,老師也非常強調這個動作的練習;因為這個動作與許多小跳是有關的,所以「要快」、「停在外」、「停在裡」、「腳跟踩下去」。

我在做battement dégagé時,常常出腿不夠快,這當然因為我的擦地並沒有做確實,所以地板的反作用力沒有幫到我;另一個問題就是我會不自覺想「踢」「高」,這完全不是這個動作的質地,而且練到的,有可能是我的外側肌。

這段影片中的0:50開始到1:24結束的練習,雖然應該是battement tendu,但是我希望有朝一日我的battement dégagé也能做到這樣質地,正確且乾淨俐落。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獎卡」大放送!

這是獻給所有在學芭蕾這條路上努力的學姐、同學與學妹們的!


這是獻給所有支持我們追逐夢想的人們的!
(特別獻給我們家老盧!)


原諒我老媽退休也有一段時間了,所以她以前教學用的傢俬(包括印章及印泥,都不太好用了~_~"),請大家多多包涵!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