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網誌存檔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謝謝妳來看我,有些話我應該先告訴妳......

在臉書上收到很久沒有聯絡的德明寄來的mail,說到碰到一位常來我「家」(部落格)的人及她的建議:「在部格上不要放音樂了,免得開啟影片中,又有兩個聲音,感覺很困擾,無法專心聽影片中的音樂。」

我告訴德明,這些音樂是我要放給自己聽的,我常常邊在臉書的頁面打字,或者專心寫筆記的同時,也多開著我家的頁面,這樣,我就可以邊聽著音樂邊聊,邊寫。(這足以解釋為什麼我播放清單會落落長嗎...xd)

但是我想,我雖然在前面的某篇筆記裡寫過:「當然,如果妳並不喜歡或覺得很吵,妳可以點擊「播放器」上的暫停鍵,或者乾脆關掉妳的喇叭~_~"」,但其實我並沒有盡到一個主人的責任;就像客人來妳家,妳跟她說:「餓了,妳自己去廚房煮飯吃;睏了,妳自己去浴室洗澡、然後上床睡覺。」一樣,妳沒有教客人怎麼開瓦斯,沒有告訴客人食材在哪裡,沒有給客人鍋子,沒有告訴客人浴室在哪裡,毛巾、沐浴品、換洗的衣物在哪裡,熱水怎麼開,浴簾要不要拉起來,床鋪有沒有整理好,枕頭夠不夠鬆軟,棉被夠不夠暖......一樣。

所以,我現在要告訴妳,怎麼關掉那吵死人的,只有T大嬸自己聽爽的音樂......


如果妳願意聽,卻正好聽到不喜歡的,妳還可以這樣做......


謝謝妳來我家看我,如果妳覺得我的功課對妳的學習有幫助,那將是我最大的安慰!
希望妳在我家有段愉快的時光!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2010/03/26基礎入門課

在我的想像裡,謝老師應該是個很嚴肅、要求很嚴格的老師(白話的意思就是:謝老師應該是很兇的老師)。
我不曉得為什麼我會對謝老師有這樣的印象?也記不得這樣的印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但事實上我根本就沒有上過謝老師的課,或者說,我開始在62上課之前,我完全不認識謝老師。

第一次見到謝老師,是在數週前的那堂為了「計算時間」的初級課。
在課程差不多已進行了3/4時,謝老師突然進來教室,儘管澤馨老師依舊維持著她的進度,彷彿沒有訪客一般地授課,但我的確能感覺到空氣中有一股緊張的氣息,當然,那個緊張氣息也可能是從我身上散發的。
謝老師在音響旁邊坐下,環顧了教室一圈,但似乎並不是在辨認教室中的我們是不是他所熟知的面孔,只是,習慣性地,眼光掃過一遍,然後,他打開他的蘋果。
很有趣的,就算我曉得謝老師根本不認識我,他的視線也沒有離開他的蘋果,當輪到我流動時,我就會變得異常的緊張(本來跟不太上初級班的流動,就已經很緊張了,可是,妳可以清楚地感覺得到,那個緊張是有等級的─遠大於跟不上的緊張。)

這天的基礎入門課,我照往常地敲門,打開門,進到教室,沒有看到澤馨老師,於是走到辦公室門口,邊探頭進去邊「老師早!」,但當場我的「早」就卡在喉嚨,因為澤馨老師還是不在,在辦公室裡的,只有謝老師一個人而已。
謝老師似乎對我的疑惑非常瞭解,馬上就解釋地說:「因為王老師身體不適,完全沒有聲音,所以今天由我來代課。」

今天是代課耶!(向來是超級代課集點狂的我,血液馬上開始快速地流動起來!)
但~等等~噢~不!代課?!謝老師代課!
瞎瞇?!
謝...老...師...?!
是...那個...很兇的謝老師?!

我環顧四周,看看已經到的同學們,決定觀察她們的反應如何,再決定好了!(難不成T大嬸妳又要落跑了?!ㄝ~其實是沒有這樣想啦!不過,有這樣的心理準備~_~")
可是,Yuko已經既來之則安之地拉起筋,韓薇似乎也已經從驚嚇中平靜下來地準備暖身,另外一位太太竟然跟謝老師開起玩笑來......

「或許,謝老師並不是我想像的那樣!」我這樣安慰地想著。
如果不上一堂謝老師的課,我怎麼知道謝老師是怎樣授課的呢?
於是,我更衣,然後有點忐忑地,準備上謝老師的課。

我很慶幸我最後做這樣的決定,因為,我上到一堂,非常有收穫的課......

在等著其他同學陸續前來的同時,謝老師跟我們略閒聊了一下,也瞭解一下澤馨老師目前給我們這個班的進度。
從交談中,我發現謝老師如同他的文字那般,其實是個風趣幽默的人,於是緊張的心情開始慢慢地放鬆下來。

一開始上課,謝老師面向我們站立,很正式地說:「好,現在我們開始上課!」(這是要行禮的場合吧?!我這樣想著!因為上過李丹老師及王子老師的課,在這些課堂上,都是要先行禮的。)
他看大家都沒有反應,先是有點訝異,隨即很快理解地說:「上課,當然要先行禮呀!」
於是大家向謝老師點頭敬禮,老師也頷首回禮後,才開始上課。

因為是基礎入門班,所以謝老師會跟著音樂示範一次,然後再停下音樂,類似唱出節奏的方式再重覆示範一次(加深我們記組合的記憶),雖然謝老師說他已經很久沒有教課了,也會打趣地說他老了腿已經抬不高了,可是在老師示範動作的時候,妳依舊能在老師身上看得到老師所說的「豐富的色彩」。

這堂課的組合並不複雜,儘管如此,謝老師還是很強調動作的質地,而每一個強調,謝老師都很仔細地講解,用盡辦法讓我們理解,這是我覺得很佩服的。

班上的日本太太Yuko是非常愛芭蕾的。
一開始,每週我都會在舞藝碰到她幾次,後來我去歐老師那邊上課遇到她,再後來我去波羅蜜上硬鞋課也巧遇她,當我來62上課,在教室碰到她時,除了覺得成人芭蕾這個圈子真的很小之外,也應該要歸咎於我跟Yuko實在是太有緣了!(因為我們並沒有特別約過,雖然我會在部落格明白地交待我目前上課的教室,但Yuko的中文並不好,所以她根本不知道部落格的事。)

因為Yuko聽不太懂中文,謝老師曾經一度很苦惱,因為他很想讓Yuko明白他所講解的重點,他甚至很認真地對Yuko說:「我真的很希望妳能聽得懂,因為我現在要說的,很重要!」,幸好班上有一位日文很厲害的太太,她現場幫謝老師口譯。

我當時非常的感動(對啦!我一向很濫情啦!很容易被細小的事感動到落淚啦~_~"),看著謝老師很專注地講解,配合口譯太太的翻譯速度,並一邊觀察著Yuko及我們大家的表情,以瞭解我們是否聽懂,是否吸收;謝老師似乎很迫切地,希望竭盡所能地把所有他的知識都傳授給我們,妳會很感動於看到一位真正的老師!

我本來很想把所有我所記得的謝老師所說的重點全記在這篇筆記裡,但我後來決定不這麼做。
(對!我很壞心!誰叫妳們那天不來上課^^y,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我要讓妳們妒嫉!讓妳們去吵老師,請老師再開課!哇哈哈哈哈~)

不過我還是想簡記一下:
1. 前半腳掌的重心。

2. pas de cheval的動作質地。

3. 五位手的位置因人而異,應該在妳平視前方時,餘光剛好看到小指的位置。

4. rond de jambe à terre:動作的質地─(Waltz音樂)1出腿,23畫圈。

5. petit battement sur le cou-de-pied:小,三角形,不可分割,連貫不停頓。
ps. 我永遠不會忘記謝老師從法國帶回的「棍子」極為神奇好用的用法!(決定把我家的掃把頭給劈下來,用來模仿一下....xd)

6. 擦地的聲音。

7. 前一次上澤馨老師的課時,老師給了1/4轉,我總是轉過頭,停不下來。澤馨老師說:「TiFFanY!腳踩下來就好!腳踩下來,就停住了!」我當時聽懂老師說的,可是我的腳就是來不及踩下來(就像硬鞋踮上去,卻不曉得怎麼下來一樣),此外,我還納悶著:轉圈不是要「站高」嗎?
這堂課上,謝老師給的是1/2轉,他甚至不讓我們踮起來,老師說就算是「平腳」(腳平放在地面)也能轉,因為重心在前腳掌,所以腳跟只要離地一點點,就可以轉過去。
老師還說,他給我們1/2轉是讓我們找重心,轉圈的重心找到了,以後轉一圈、兩圈就很容易了,特別是穿硬鞋,一踮起來就是很多圈。

人的身體是非常有趣的,我們一直以來轉圈的訓練都是「站高」,所以妳會想盡辦法踮到最高,儘管妳是在錯誤的重心上,但當妳回歸到最基本的,忘掉芭蕾那些制式的規矩,只是輕輕地轉身180度時,妳就會完全改不掉身體慣性地,一走就踮到最高,來不及踩下來。

當謝老師開玩笑裝得生氣地指著我:轉半圈而已,妳還踮那麼高!
我突然想起來澤馨老師的「踩下來,就停住了!」,然後,我想我終於明白澤馨老師說的道理了。(然後妳今天上課就拼命踩下來,轉不到3/4圈是怎樣啦>"<)

8. (術語沒聽懂)─小跳結束的plié,馬上站直再接下一個plié小跳,不要一直蹲在那裡。(為什麼我寫到這句話,腦海中是一直蹲在「某處」的畫面咧....XD)

9. 流動複習了temp de pȇche、failli、assemblé,我一直覺得自己還不太會做temp de pȇche、failli,因為照澤馨老師的教學方式,這個班應該在把桿教過這組動作,可是當時我還沒有來62,所以我並沒有學過分解,對我來說,在流動學新動作是非常困難的,我非但找不到重心,也還沒利用把桿把動作先學熟來,特別這組動作有身體的轉向及頭的方向性,「方向」一向是我的致命傷呀!(T___T)

謝老師看我們還做不熟這個組合,儘管當時已經12:30PM(這堂課應該在12:00PM下課),他還是讓我們大家留下來,讓我們扶把練習身體的轉向及頭看的方向,老師一個一個地看,還讓我們一個一個地做給同學看,然後分別指出我們動作要改進的地方。

總的說來,整堂課上得輕鬆愉快,卻非常地充實。
我真的覺得謝老師目前不再授課,對很多學生來說,應該會是很大的損失吧?!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為什麼妳要和別人一樣呢?

這是我在臉書看到別人分享的影片。
雖然這是一支廣告,可是因為它拍得很精緻,因為它的故事,因為它背後的意義,讓我非常感動。
所以,我很想分享給妳......



學芭蕾,特別是成人才開始學芭蕾,有的時候,妳會抱怨自己沒有天賦;有的時候,妳會惋惜自己條件不好;有的時候,妳會挫折地覺得努力,不見得會成功......
沒錯!
我們的一生是絕對不可能站上國際舞台成為芭蕾舞星,而我們學芭蕾,其實也不是因為懷抱著這樣的理想。

「音樂,是可以看見的,只要妳閉上雙眼,妳就能看見它......」

我覺得,舞蹈也是。
它不止可以被看見、可以被聽見、可以被感覺、可以被擁抱;在妳的呼吸之間、在妳的一個微小的動作之間、在妳的思想裡、在妳的一個抬眼凝視裡......


什麼是成功?
學芭蕾,學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成功?
我不曉得......
我只希望有一天,我的動作,會有豐富的色彩.......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不要被干擾而擊倒

前言~
本週,我只上了兩堂課,但我沒有先補我的上課筆記,而決定把一些我在臉書寫的五四三轉貼過來,因為我看到有人不開心,所以我想跟她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我是分格線--------------------------------

雖然上芭蕾課有段時間了,雖然我好像一週上許多堂的芭蕾課,但我到現在還沒有辦法接受我「會跳芭蕾」的說法。(因為我根本就還不會跳呀!)

我總覺得跳舞也像音樂一樣,有許多個小節,有前奏,有主旋律,有結尾,有快板有慢板,有可能還是變奏......,是一個完整卻連成一氣的呈現。而我現在,只不過才開始學看五線譜而已,所以根本還沒具備跳一個舞種的能力,更別說跳一支完整的舞了。

常常有人說我這樣想盡辦法去上課,一定是很愛跳舞,可是我真的覺得自己應該不是一個喜歡跳舞的人,至少我不曾想過特別去學完一支完整的舞碼(好像有很多人都認為,那才是跳舞),所以我幾乎提不起勁去上芭蕾以外的那些會教一段小品或一整支舞碼的課(偷偷地告訴妳:我連對學芭蕾的小品都興趣缺缺)。

我很喜歡芭蕾,所以我想知道怎麼樣可以把它學會。(或許我有生之年不可能學得會~_~")
而當我開始學芭蕾,我發現我掉進了一個無底的深淵,因為我越學,越發現她很難,而芭蕾之所以難,是妳沒有基本功,妳就跳不出她的質地來。

我很狹隘的認為:沒有基本功,那不管會跳多長多複雜的舞碼,就是會欠缺靈魂。

所以,我在「上芭蕾課」意思是說:與其說我在學跳芭蕾舞,不如說我在練芭蕾基本功。

在上芭蕾課的同時,我也遇過一些奇怪的人,對我說奇怪的話,或者幫我到處去說奇怪的話,做一些很奇怪、跟學習無關的匪夷所思的事。
坦白說,我之前也覺得莫名奇妙,很不開心。

但是,我後來想通了。
我問自己:我們跟著老師,我們去教室,是為了什麼?
因為我們喜歡芭蕾,所以我們很努力地想跳好它。

但是在那樣的環境,有多少人是跟我們抱著一樣的心情的?
不可否認的,儘管我們是這樣的努力要求自己,但我們不可能去要求別人跟我們一樣。

我想,人的想法應該是有層次的吧?!
像我就覺得像我這種低層次的人,上課、照顧家裡、日常的工作及交際、複習、寫筆記、找資料、尋求自己身體的感覺,檢討自己的缺點並改正......光想著怎麼樣讓自己進步,怎麼樣才能把芭蕾學會來,就已經忙不過來,根本沒有精力去討論別人或者研究別人的私生活,所以我真的蠻佩服那個高層次的人,那簡直是「神明」的境界(可以無中生有,指鹿為馬,甚至死的說成活的...噢!不...應該是...起死回生)了!

跟大部份的人不同,並沒有什麼不好。
舞蹈本來就是非常孤獨的─我的意思是:妳必須用妳的頭腦、妳的身體、妳的感情,用妳的音感去配合音樂來去豐富妳的舞蹈,這只能一個人來完成,妳不可能用別人的身體,或者別人的情感套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就繼續地獨特下去,不用去迎合別人,也不用去在乎別人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妳。

閒言閒語就當它是「修忍辱」吧!(我自己是這樣想的啦!)
雖然,有些事是可以隱忍或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但有時候,妳真的必須站出來為自己說話,為自己捍衛,特別是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欺人過甚時。

我想,在課堂上,(除了努力學習之外)做到尊重老師,禮讓同學,遵守教室的倫常及規矩就夠了;至於我們穿什麼舞衣、我們進步多少、我們被老師在課堂上說到幾次「很好」、我們的老公是做什麼行業的、我們家裡有幾個成員、我們的孩子考試考幾分......,那是我們的事,別人一點也管不著!

朋友間的緣份是強求不來的!
合,則大家歡聚在一起;不合,便各自走獨木橋行陽關道。
不過,這世間最難的,是好聚好散呀!

不過我相信:當人具有正面的能量時,會聚集一些好的緣份;
而我還發現:初心越單純,卻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珍貴收穫......

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鶯歌捏陶半日遊

2010年03月21日下午,趁著老盧還沒離開台灣,趕著從基隆回桃園的空檔,帶吵了好久的盧姐姐與盧小猴去了一趟鶯歌老街(交通資訊:http://yingge.tw/traffic.htm)......

小朋友吵著要去鶯歌,當然是為了要捏陶了呀!
現場有工讀生模樣的工作人員一對一教學,教小朋友所有拉坏的基本技巧。
並且會根據每個人希望的成品,協助製作。

以下為價目表:
(現場會提供圍裙)

盧姐姐拉了一個花瓣瓶口的花瓶。

嚷著要拉一個胖胖杯的盧小猴,最後卻還是拉了個類似姐姐的方型胖胖花瓶。


半成品完成後,工作人員會幫妳把成品移到紙板上,由妳自己加工造型或者刻字。

姐妹倆忙得不亦樂乎,咱們家老盧也跟著玩起泥巴來了......

兩姐妹一邊專心地做著,一邊偷看對方做的是不是有抄襲之嫌......xd

完成的成品可以指定要燒的釉彩,盧姐姐要燒紫色的,盧小猴要燒綠色的,店家會給妳一張取件卡,15個工作天後就可以來取回自己的成品了。

捏完了陶,逛了一下很有「觀光氣氛」的商業街,看到了甕仔麵的招牌,決定先填飽肚子再說。

別急著吃,先來拍個照吧!

甕仔麵,就是這樣放在陶甕裡的麵嘍~(事實上,麵是煮在一個沙鍋裡,然後架在甕上。)
T大嬸點的海鮮麵(NTD150)

父女三人點的牛肉麵(NTD150)

海鮮麵的味道普普,可是牛肉麵的牛肉真的超~~~大~~~~塊,所以勤儉持家的T大嬸,當然會覺得平平是150元,東西實在差很大,滿肚悔恨地看著父女三人吃得津津有味......
(備註:在這裡用餐有送陶器的贈品-碗、咖啡杯、煙灰缸、擺飾品之類的,所以還算有點心理補償。)

最後,天色昏暗(因為沙塵暴引起我的氣喘),加上氣溫驟降(我們前一天回基隆時,沒有帶夠衣物),在買了兩包「卡哩卡哩」(NTD100/包)之後,匆匆地結束了這次的鶯歌半日遊。

雖然,後來讓我病了很多天,但孩子們玩得很愉快,就覺得,是值得的......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