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沒做些什麼呀!」我總是這樣敷衍地答著。
開始回想著,我到底除了出門去上課、照料家裡與小朋友、巡(自己與朋友的)水田、盯著水族箱紓壓、聽音樂、固定打電話給媽媽,寫文字、功課或雜記,抬頭看天空與雲朵之外,我好像還真沒做些什麼?
我變得不太有空看電視了,雖然我還是會打開電視轉到新聞台,但那不過是因為我在趕著出門,卻不確定趕不趕得上車時,看一看正確的時間。
長期趕時間的結果,我所有能看得到的時間(壁鐘、鬧鐘、手機......),全是提早的。
學姐在舊的blog留言,她說:「太恐怖啦!花多少時間打字啊?」
其實在寫文字、功課或雜記時,因為打字已經是腦子的反射,往往想到哪裡就打到哪裡,所以,打字是像說話一樣簡單。
對我來說,比較困難的,是聊天。
因為必須從文字裡,馬上去判斷對方真正的想法或說話的語氣,並要立即做出回應。
胡亂哈啦是可以,但真正要就什麼議題來討論,就必須承受一定的壓力。
寫沒有回信的mail,也是這樣。
學姐還說:「我想還是練舞比較簡單。」
在開始頻繁地上課後,纖微的感覺就漸漸消失不見了。
上芭蕾課,變成了直接且講求效益的。
簡單、快速、冷漠、缺乏熱情與浪漫的制式活動。
其實開始清楚:
訓練,是不可以放情感的。
就連舞蹈中的情感,都是被訓練出來的。
所以
開始用著一種去與戀人約會的心情,走在喜歡的藍天下,聽著快樂的歌曲,看著路上的風景。
就是希望,我的芭蕾課,永遠是開心的。

(攝於2009/09/23,上芭蕾入門課的火車上)
最近,聊芭蕾,變少了。
其實,這是正常的。
不管有多麼愛芭蕾,芭蕾也只是在生活中的一個小部份而已。
就算有多愛上芭蕾課,一天也頂多能上兩堂而已。
兩堂課不過是三個小時。
三個小時不過是一天中的1/8。
有的時候,我必須為著一天中1/3的時間,在床上翻來翻去不能睡著而苦惱。
但是,因為那三個小時,我的一天,開始變得有意義。
所以......
我每天在做些什麼?
我每天都在為芭蕾而「活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